時間和空間是宇宙萬物的基本屬性,據統計,大概有85%的信息與位置和時間相關。從科學技術的發展史來看,在需求牽引和技術推動的作用下,人們一直在尋求更多的先進技術來獲取空間位置和時間位置的手段。
到目前,衛星導航已經成為最重要的定位導航設施,能夠為全球地表和近地空間提供服務。在第二十屆科協年會閉幕式的主旨報告中中國宇航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為與會嘉賓介紹了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基本情況。
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
據楊長風院士介紹,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解決有無的問題,即到2000年建成三顆北斗一號系統,為中國和周邊地區的用戶提供有源定位;第二步是到2012年建成了北斗二號系統,為亞太地區用戶提供無源的導航服務,并在技術方面追趕國外先進水平;第三步則是從2009年開始啟動北斗三號系統的建設,到2020年將為全球用戶提供無縫覆蓋的無源導航服務,并在我國及其周邊地區乃至全球提供高精度的有源定位和短報文服務。
“北斗二號系統投入運行五年來,系統連續穩定的運行,從未發生過服務中斷,定位精度實際上是穩中有升,服務性能跟GPS相當,亞太地區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楊長風介紹說。
北斗導航的投入極大地提升了我國航天科研生產能力,使我國具備了大型復雜星座構建和運行管理的能力;實現了衛星火箭的批量生產,立即發射;實現了航天產品研制生產方式的轉型。
在應用推廣方面,已形成北斗完整的自主產業鏈,國內外的芯片廠商主動支持北斗,北斗的芯片實現了規模化的應用。此外,北斗系統已被引入了國家核心信息基礎設施,在公安、交通、漁業、電力、林業、減災等行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在大眾應用方面,北斗已裝備共享單車,制有北斗的手表、手環、學生卡,國內新入網的300多款手機也都具備了北斗的功能。
北斗導航定位系統
“據統計,在2017年國內衛星導航及位置服務產業的總體產值突破了2550億元,產業的年均增長率超過20%,與北斗直接關聯的上市公司就有50多家,從業的單位有14000家。”楊長風說,北斗已經成為戰略新興產業。
對于目前正在建設的北斗三號系統,楊長風表示,從北斗二號到北斗三號,并不僅僅是把服務區域擴大到全球,北斗系統將在性能、宇航能力等方面有較大提升。“今年3月30號形成了最簡系統,測試后效果挺好。”
楊長風說“現在我們正在按計劃穩步實施,到今年年底我們還要發射11顆星,這樣可以實現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本目標。”
掃一掃咨詢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