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共享自行車政府監管與服務平臺在北京市通州區上線運營,標志著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牽頭編制的《基于衛星定位和電子圍欄技術規范共享自行車管理的解決方案》首次進入實用階段。同時,這也表明由北京市經信委、通州區政府等部門共同組織開展的“共享自行車電子圍欄通州試點”示范工作取得成功。
此次由北京市經信委組織建設的共享自行車政府監管與服務平臺具有三大特色:一是該平臺數據接口規范首次建議共享自行車的智能鎖采用北斗與GPS雙模定位模式;二是共享自行車政府監管與服務平臺可實時對共享自行車的智能鎖GNSS定位數據與電子圍欄臨界點閾值進行匹配,判斷其是否停入停放區域或禁停區域;三是宏觀監控區域內共享自行車狀態,并將電子圍欄信息同步至共享自行車企業APP端,引導用戶有序停放。該平臺上線運行后,能夠掌控各投放企業的共享自行車投放總量、鎖停位置、潮汐熱點區域、故障和僵尸車分布等信息;同時,平臺通過標準數據接口與各投放企業進行數據共享。
目前,“共享自行車電子圍欄通州試點”已施劃296個電子圍欄,且圍欄拐點數據全部采用北斗采集終端和我市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完成高精度采集和電子化處理;企業投放車輛安裝的衛星定位設備滿足技術要求才能接入共享自行車政府監管與服務平臺,其中,ofo小黃車近日率先完成備案和數據接口調試工作,實現信息接入。
衛星定位和電子圍欄技術的結合為綜合治理我市共享自行車亂停亂放問題提供了新思路、新手段。通過共享自行車政府監管與服務平臺實現我市共享自行車精細化管理,一方面減少惡意競爭,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另一方面營造良好的騎行環境,還城市一片干凈整潔。
掃一掃咨詢微信客服